(二)平庸者
塑造鲁肃平庸者的人物性格,是为了更好凸显故事情节,如在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的智斗中,不具备任何立场,也未出谋划策,但也保住了诸葛亮的生命安全,虽不如周瑜、诸葛亮聪明,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
诸葛亮在刘琦死后,以借荆州一纸空文敷衍鲁肃,换得了鲁肃的信任,充分展现出了鲁肃憨厚老实性格。
鲁肃因孔明见孙权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对孔明再三交代,不可挫了孙权的锐气,体现出了鲁肃衷心、忠厚形象。孔明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孔明虽表明了态度,让鲁肃放心会见机行事,但文章描述孔明“笑”曰,其实却将鲁肃这种老实、实心眼的人一眼看透。
在关羽单刀赴会情节中,鲁肃为要回荆州设宴关羽,关羽对设宴之诈心知肚明,带了船夫、周仓赴宴,酒后故意装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有了后续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的形象,虽显懦弱可欺,但实际上鲁肃目标明确,对东吴与魏国间的事情上心,对待关羽等人的态度,略显老实可欺,更能放松关羽等人警惕,也可见鲁肃思度宏远的人物性格。
(三)伯乐
赤壁之前鲁肃对孙权进行了形势解析,认为不应当投降,但孙权曰:“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此时孙权对曹操势力畏惧,对抗敌仍存在顾虑,鲁肃表示虽然与诸葛亮接触了短短几天,但对诸葛亮的才华是认可的,趁机向孙权推荐了诸葛亮。
吕蒙为武将,善武不善文,在孙权的命令下,吕蒙发奋读书且飞速长进。鲁肃某次经过陆口,发现是时候将吕蒙推荐给孙权,因此吕蒙成为了鲁肃的后继者。随后吕蒙击败关羽夺回荆州。
庞统虽样貌丑陋但才华受鲁肃赏识,在不被孙权看好后,推荐给了刘备,介于外貌也不被刘备重视。庞统郁郁不得志,整日荒度不理政事。鲁肃得知此事后,向刘备表明了庞统的过人才智,后终被刘备重视,政务业绩突出。可见鲁肃善于发现、推荐人才愿结交朋友的性格。
(四)义气者
鲁肃不仅不看重财物,同时胸怀宽广、善于交友,这与自身的经历不无关系。鲁肃从小喜好骑马打猎,结交朋友并与人较量。在东汉末年官宦当道,地主抢并农民土地,为此出现了大批没有土地的流民。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影响下打击严重,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各路势力崛起形势混乱。此时鲁肃大量变卖土地施舍流民,周瑜巢长闻讯后,前来拜访并请求粮食资助,鲁肃丝毫未犹豫以一仓三千斛米相赠,为此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混战拓展到鲁肃家乡时,鲁肃举家移居至东城袁术地界,并出任东城长,因发展受限携百余人迁至周瑜辖界。袁术闻讯派人阻拦,鲁肃对追兵说当前天下大乱,功过都得不到奖惩,无需再强迫他,最后因为追兵势力不敌鲁肃,加之同意鲁肃观点便撤兵,最后鲁肃平安到达周瑜辖界。
结语
三国中的鲁肃,懂得运筹帷幄、分析政务谋略,是东吴优秀的英将,虽比不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在顾全大局方面却是诸葛亮多不能比拟的。对其他三个东吴英将来说,鲁肃也不比吕蒙等人逊色。鲁肃甘做平庸者但内心理想远大,是富有实践经验的谋略家,也是小说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