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13年6月16日)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準確度欠佳,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佛教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緣起
空性
因果
業
戒律
毗奈耶
尸羅
五戒
禪那
業處
輪迴
波羅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寶
三法印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薩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英語:List_of_Buddhists)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覺音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漢傳
藏傳
藏傳佛教史(英語:History of Tibetan Buddhism)
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中國大陸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歐美
歷史
佛教歷史
佛教時間線
結集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眾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於印度衰落
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
阿含經
南傳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壇經
瑜伽論
大智度論
俱舍論
聖地
佛寺
精舍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藝術
修學制度
組織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
批評
論諍
大乘非佛說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閱論編
三福淨業,又稱作淨業三福,語出《觀無量壽佛經》[1],是一切欲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2]。
內容[編輯]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註釋[編輯]
^ 《觀無量壽佛經》卷1:「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CBETA, T12, no. 365, p. 341, c7-13)
^ 《觀無量壽佛經》卷1:「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CBETA, T12, no. 365, p. 341, c14)
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